在剧烈变革的今天,一切皆有可能。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希望下面这些思考,也能有一些启发。
1
在未来,中国产业将分为三种:
1、一维的传统产业
2、二维的互联网产业
3、三维的智能科技产业
一维世界正在推倒重建,二维世界也已经被划分完毕(BAT掌控),三维世界正在形成,高维挑战低维总有优势。
所以网店可以冲散实体店,而微信的对手一定在智能领域诞生。
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
2
中国互联网进化论:
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
PC互联网解决的是信息对称,移动互联网解决的是效率对接,未来的物联网需要解决万物互联:数据自由共享、价值按需分配。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搭建一个底层建筑,使上面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迅速找到目标。无论是找客户、找恋人还是找伙伴。
—————————————————————————————————–
3
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在改变城市格局,“北上广深”正在变成“北上深杭”。
传统贸易的衰落将广州拉下马,跨境电商的兴起将杭州扶上位。
“北京的权力调控+上海的金融运作+深圳的智能科技+杭州的电子商务”
未来中国的城市格局一定是这样的。
—————————————————————————————————–
4
中国广告业态的进化论:
媒介为王——技术为王——内容为王——产品为王
传统广告总是依靠媒介的力量去影响人,比如央视的招投标;后来的互联网广告开始依靠技术实现精准投放,比如按区域、按收入、按时段投放;再后来社交媒体的崛起使好的广告能自发传播。
而未来最好的广告一定是产品本身,最好的产品也一定具备广告效应。
—————————————————————————————————–
5
中国媒体的进化论:
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信息流
媒体正在由集中走向发散,由统一走向制衡。
自媒体的兴起将产生两大结果:
第一,激起了很多人的创作热情,文字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属性终于被找回,感性的一面被激发,可以滋润这个越来越机械化的世界。
第二,中国的话语权开始裂变,普通民众迫切要求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权,比如春晚到底该邀请谁。
而未来人人都是一个自媒体,信息流的产生让媒体消亡。
—————————————————————————————————–
6
细分将成为未来行业的趋势
行业将越来越垂直、协作越来越完善。
传统的木桶原理将不再成立,之前我们总以为短板限制了你的综合水平,所以不断地在弥补自己的短板,而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地延伸自己的长处,长处将决定你的水平。
你只需要将自己擅长的一方面发挥到极致,就会有其它人跟你协作,这叫长板原理。
—————————————————————————————————–
7
中国社会以价值分配为关系,新的价值链正在形成,旧的传统关系网正在不断撕裂。
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进行价值传输。
新的社会架构讲究的是“规则”而不是“关系”,而你所处的地位和层级,是由你所带来的价值决定的。
—————————————————————————————————–
8
有一项东西,对于未来每个人来说都变得很重要,那就是信用。
行为——信用——能力——人格——财富
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你的行为推导出了你的信用值,然后以信用度为支点,能力为杠杆,人格为动力,联合撬动的力量范围,就是你所掌控世界的大小。
—————————————————————————————————–
9
传统社会总财富创造模式是:
人们依托固定公司,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重复固定的劳动,属于被动式劳动。
未来社会总财富的创造模式将是:
人们依靠自身特长,点对点的对接和完成每一个需求,充分融入到社会每一个环节,属于主动式创造。
因此整个社会财富将实现裂变式增长。
—————————————————————————————————–
10
未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
每一个人都可以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也可以依靠协作和组织去执行系统性工程。
所以社会既不缺乏细枝末节的耕耘者,也不缺少具备执行浩瀚工程的组织和团队。
—————————————————————————————————–
11
未来如何拥有自己的产品?
创意——表达——展示——订单——生产——客户
当你有一个想法时,你可以先表达出来,然后在平台上进行展示。
然后吸引喜欢的人去下单,拿到订单后可以找工厂生产。
然后再送到消费者手里。
—————————————————————————————————–
12
中国今后将无工可打。
打工的本质是定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不承担结果,随着雇佣时代的结束,打工者必须主动思考和去解决问题,并竭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价值,否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中国人的工作方式正在从“谋生”到“创造”升级。
—————————————————————————————————–
13
中国今后将无生意可做。
传统社会只所以有生意可做,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使社会的“供给”和“需求”始终是错位的,这就需要商人的商业行为去对接他们,并从中谋利。
而互联网搭建起的商业基础会越来越完善,今后两者可以随时精准连接。
所有的中间环节都没有了,赚差价的逻辑也就不存在了。
“经商”一词需要再定义,温州人的那一套思维彻底落伍了。
—————————————————————————————————–
14
中国人找回信仰的逻辑是这样的:
新规则——新秩序——新精神——信仰
具体来说就是:
中国正在建立一套完善而合理的社会秩序,让每个人都能各尽其才,各取所需;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秩序,而秩序的运转将产生新的精神,比如契约精神;
精神的碰撞激发起内心的向往,一旦我们心有所属,这就是信仰。
—————————————————————————————————–
15
中国的社会结构将越来越精密细致。
以前每一个“需求”和“供给”都是由企业完成,今后都是由个人完成。
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比喻:如果经济是一场血液循环,那么今后它的毛细血管会更加丰富,输送和供氧能量会更加强大。
—————————————————————————————————–
16
中国未来社会的完善,离不开一批有“匠心”的人。
当互联网将社会的框架搭建完成,剩下的就是灵魂填充!
即便是最普通的岗位,社会地位也将获得提升和尊重!
—————————————————————————————————–
17
中国精神文明的红利期正在到来。
工业化已经将社会各项硬性指标布局完善,传统的物质文明进展也开始放缓步伐。
物质的野蛮增长期已经过去,互联网已经把所有的链接搭建完毕,柔性内容开始凶猛增长,新文化行业将是下一个增长点。
—————————————————————————————————–
18
中国人的财富形式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
粮票(花钱的权力)——存款(现金数字)——房产(固定资产)——估值(虚拟财富)
未来的财富形式一定是估值或市值,趋于虚拟和抽象,只是一个数字。
即:
你拥有多少财富,并不代表你就可以随便花这些钱,而是代表你有支配这些钱的权力,财富多少意味着调动资源的大小。
究其本质,是整个社会越来越共享化、公开化、公共化。
原创文章,作者:edsb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iki.edsmall.cn/?p=3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