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EDS动态

我们需要流量,更需要“留量”

我们需要流量,更需要“留量”

如今,互联网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几乎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注脚,庞大的用户流量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大型流量体的形成。流量成就了互联网巨头的诞生,让巨头在互联网风口中突围而出,占尽优势。

然而,随着互联网流量不断地被野蛮瓜分,最终让原本丰沛的流量资源也开始枯竭见顶。当流量红利不再,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便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于是,成也流量,败也流量,便成为了一种常态。然而,危机之中总会蕴藏着机遇。在流量见顶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到新的种子正在萌芽,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出现,这给新零售行业的重塑和再造提供了新的动力。

我们需要流量,更需要“留量”

提及EDS或E淘,我们脑海中的印象就是一个大型的泛家居新零售平台,这是一个业务全面、体量大且有活力的泛家居新零售生态系统,各路角色、各方资源都汇聚在平台上。

在这其中,流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只有把足够庞大的流量汇聚到平台上,才能完成业务生态系统的搭建,才能尽可能多地促成供求双方交易的达成。借助搭建平台获得的流量红利,让我们获得了与泛家居行业深度融合的机会,为夯实泛家居新零售的根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仅仅是拥有庞大的流量,海量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收割流量来获取短暂的盈利,而是要通过对产业的深度赋能,以达到多方获得持续盈利的目的。

在流量逐渐见顶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把单纯的流量和数据进行整理和优化,让流量转变成“留量”。

我们需要流量,更需要“留量”

1、流量是流动的,留量是固定的。

随着泛家居新零售的深入发展,在流量红利不再的大环境下,获客成本不断上升。线下线上流量来之不易,同时用户黏性下降,成为了阻碍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既然流量来之不易,为何不把它“留”下来呢?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2020年中论坛说道:“传统营销的核心不是一次性购买,而是重复购买。”简而言之,流量思维是想办法把一个产品卖给1000个客户,而留量思维则是思考如何让一个客户购买我们的1000种产品。我们既要把一个产品卖给1000个客户,也要设法让每个客户回来购买我们的1000种产品。

所以说,“流量”和“留量”,我们缺一不可。有“流量”才有“留量”,而只有把“流量”转化成“留量”,“留量”才能吸引更多的“流量”。不管对于B端还是S端,这都是一个良性的闭环。

我们需要流量,更需要“留量”

2、流量在消费端,留量在生产端。

纵观互联网发展史,通过改变消费端的消费行为和方式,往往可以获得丰厚的流量红利。然而,这些流量只存在于消费端,游走不定。面对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高的未来,花钱买流量并非长久之计。

对于生产端的生产商来说,需要建立起“留量”思维。生产商不仅需要做好产品和服务,更要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与美誉度。这样,才能提高客户粘度与复购率,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我们需要流量,更需要“留量”

3、流量可以收割,但留量需要服务。

留量是以服务为导向的,需要为客户提供精准、有效、满意的服务。我们需要改变以销售产品为导向的思维模式,转为以提供服务为导向的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引起客户重复购买的欲望,以获取更多的成交收益。

无论对于S端的生产商,还是B端的经销商,可以通过“聚”、“养”、“留”三个步骤,将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留量。“聚”——前期聚集流量,把流量吸引并导入;“养”——经营流量,服务好客户,让客户逐渐产生信任与依赖;“留”——通过信任与好感,客户产生重复购买行为,客户价值进一步放大,实现“流量”至“留量”的蜕变。

我们需要流量,更需要“留量”

在“流量即将见顶”的后新零售时代,我们需要流量的加入,更需要“留量”的维持。当留量成为新零售发展的生命线,掌握了留量,才算是掌握了新零售发展的关键。

我们需要流量,更需要“留量”

原创文章,作者:edsb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iki.edsmall.cn/?p=158513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4006-621-72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