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想方设法创新引流,娱乐化、个性化、社交化的新消费模式逐渐成为年轻人所追捧的主流消费形式。
盲盒经济的火爆,催生了“万物皆可盲盒”时代的降临,策划难度不大、投入精力不多的盲盒玩法也成为了新零售企业的营销和传播利器。
今天,我们就以盲盒营销为切入点,谈谈新零售的拉新、促活、留存、转化和传播。

一、无运营,不零售
传统商业往往以地段和产品为中心,新开店铺地段选得好,产品销售也会相对更容易。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三产业的数字化渗透率逐步提高,传统零售业逐步向新零售迈进。
在新零售时代,如果你要开店,首先可用大数据对目标用户进行精准画像,找出目标用户的生活聚集区域和消费水平,然后以用户为中心,选择地段和产品。
近年来盲盒潮玩店越来越多,要想开得长久就免不了要了解目标区域附近居民的年龄段,毕竟潮玩盲盒的目标群体还是年轻人居多,选址和装修也要充分兼顾年轻人的喜好。
新零售时代,企业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思考,例如:如何做好线上线下的融合统一,如何提高用户体验,如何吸引新用户,如何留住老用户,如何扩大用户购买品类范围,如何提高用户粘性、复购率及传播率,如何形成长期稳定的市场。
过去,“经验”尤为重要,凭借“经验”我们甚至可以预测未来三五年的变化。但数字化时代下,我们必须敬畏数据,以数据为导向,利用数据制定科学战略。
对于新零售企业而言,数字化资产是他们未来的最大变量。而数字化资产的积累,离不开用户运营,运营的背后,也同样离不开大数据。
未来,用户运营能力或将逐步成为企业的标配。

二、用户运营五部曲
拉新、促活、留存、转化是互联网时代的用户运营四板斧,美图秀秀副总裁陈辉曾这样解读:“运营是一切能够帮助产品推广(拉新),促进用户活跃(促活)和留存,提升产品收入(转化)的人工干预工作”。
通常来说,运营的核心目标有三个:
拉新:用户增长量
促活:用户活跃度
留存:用户转化率
而对于新零售企业而言,一个用户完整的生命周期应该包括5个环节,即AARRR模型——
Acquisition(拉新)
Activation(促活)
Retention(留存)
Revenue(转化)
Refer(传播)

如图所示,AARRR是一个经典的漏斗结构, 它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描述了用户经历的五个环节。
A:Acquisition(拉新)
拉新是一个冷启动的过程,目的是将潜客转化为用户。
这个阶段往往可以理解为产品或品牌的推广阶段:选择优质渠道,利用渠道推广引流,优化产品使用障碍,降低产品体验门槛等,都可以提高引流效率。
近年来爆火的盲盒本质上就是一种拉新营销,突出的是社交拉新属性。
对于民航而言,飞行高频、有固定目的地的客户,是最高净值的一批用户,但是这群人是有限的,已经被各家瓜分得差不多了。
还有一群对价格敏感、非高频飞行的人群,就是各家在争取的增量用户流量池。
随着民航市场获客成本不断攀升,机票盲盒也成了各大平台的拓客“利器”。
其中,飞猪的机票盲盒需要用户在客户端发起分享,好友登录客户端后方可完成助力;同程艺龙的盲盒需要好友助力才可以付款购买;去哪儿的机票盲盒则是有越多人助力,就可以抽到更多条航线。
各大平台纷纷在进行让利拉新,通过低价吸引新用户,降低产品体验门槛,最终引导用户进行新一轮的转化。
据同程旅行平台统计,在清明小长假的3天里,“机票盲盒”活动就吸引了超过2000万用户参与,成为2021年春季旅游营销领域第一个现象级爆款。
之后的五一机票盲盒扎推,也是借着持续上升的国内游出行热度,通过社交助力的形式,让用户下载APP,并借由社交裂变,进行用户拉新,这已然成了当今营销的常用操作。
总得来说,盲盒的盈利需求小于拉新需求,是一种典型的以让利换流量的新玩法。

A:Activation(促活)
唤醒沉睡用户、促进用户活跃,对于企业而言其难度不亚于拉新,但由于唤醒成本要比拉新成本低得多,只要有合适的内容触发用户再次活跃,效果要远远好过拉新。
因此,唤醒沉睡用户成了企业的必然选择,而其本质也是用户精细化运营的一部分。
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盲盒,之所以如此流行,就在于其能戳中消费者的内心需求。
除了拉新,盲盒还有一个大价值在于激活沉寂用户,通过给予他们一些刺激触发他们再次活跃。
不过唤醒没那么简单,用户唤醒的质量不取决于谁有用户,而取决于谁更了解用户。
在大数据之下,消费者浏览的每一个网页,每一个商品,都会成为商家制定营销策略的一个参考。
靠盲盒发家的泡泡玛特品牌早在2019年就开始了数字化建设,为了更好地以数据提高生产力,实现数据驱动业务价值,同时让品牌更好地链接阿里生态,获得平台级的数字化资源与能力,泡泡玛特还选择了与阿里云进行合作。
双方合作之后,通过阿里云数据中台打通线上线下的全域数据,通过对用户群体精细化运营,赋予潮流玩具行业全新的趋势洞察能力,推动泡泡玛特业务从“经验驱动”进入“数据驱动”的时代。
如果没有大数据作为背景,盲盒里的东西可能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有了大数据的加持,每个盲盒拆出来的可能都正好是你想要的,充分满足你的好奇心及实际需求,这种用户促活方法想不成功都难。

R:Retention(留存)
文创、美妆、生鲜、饮品、文具、机票、外卖……各行各业入局盲盒确实争取到了新的流量,但归根结底,新用户能不能留存还要看产品的质量、性价比以及消费体验等多重因素。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让用户留存、保持活跃并且产生新的转化,是当前零售企业都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新零售时代,如何利用大数据与消费者建立长久关系是重点,毕竟流量只是暂时的,留量才是永恒的。
如果只是借用盲盒带来的流量,没有实质的内容,做不到用户留存,自然难以形成持续的转化力。
“用户为王”的时代,“人”的数据化价值将反作用于生产、渠道、销售、运营等场景,我们需要改变以销售产品为导向的思维模式,转为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思维模式,通过“聚”、“养”、“留”三个步骤,让客户价值一步步放大。
做好产品优化、管理优化,提升用户体验,盲盒营销也能实现“流量”至“留量”的蜕变。
尤其对于新零售企业,回归用户本身,而不是仅仅关注流量,才是找准了它的定位。当用户反向引导生产制造,才能真正解决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R:Revenue(转化)
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盲盒的火爆程度毋庸置疑,不过其转化能力却不被看好。
例如前面提到的机票盲盒,很多旅游平台提供的机票盲盒多为冷门时间与冷门地点,虽然吸引了不少流量,但转化率有限,长此以往会逐渐消耗用户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无法带来新的转化。
可见盲盒这种玩法虽然能吸引一定的流量,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新玩法背后的方法与逻辑,并结合自家产品进行创新。
对于成交周期长、线下依赖程度高的家居行业,可以通过盲盒+直播形式,打通线上线下闭环,提升引流效率。
首先,盲盒自带的未知属性,让用户有一定几率抽到超预期的产品,非常适合以爆款商品来吸引用户眼球;
其次,盲盒+直播形式,让枯燥乏味的带货变得颇具趣味性,还可以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减轻库存压力;
更重要的是,商家可以利用直播现场开盒,引爆线上的同时,引导同城用户到线下门店核销,大大提升商品销售的灵活性和门店引流效率,方法得当还会带来业绩和品牌的双线增长。

R:Refer(传播)
当用户增长进入一定阶段,企业可借助MGM裂变营销形式扩大规模,降低获客成本。
MGM(Member Get Member),即“老带新”,通过老用户转介绍进行拉新。
在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花了大成本获得的用户,除了通过促活手段提高用户粘性、活跃度和留存率,为最终的转化铺路之外,如何充分发挥已购用户的“余热”,实现老带新,也是一门大学问。
过去,消费者的口碑分享更多是用户的一种自发行为,你不知道你的用户跟谁进行分享、分享了什么,而随着大数据的接入,已购用户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放大。
产品被注入自发传播的基因,通过激励机制引导用户自发分享,对于低复购率、低频消费、高客单价、重体验的泛家居行业来说,MGM营销比拉新成本低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自带IP属性的盲盒,本身就带有自传播基因。爆火的“考古盲盒”,带火了故宫盲盒、三星堆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这些亮眼的成绩与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及大众对探索新奇事物的无私分享精神分不开。
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的出现,让盲盒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曝光率,在新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并维持一定的热度,为产品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总结
盲盒经济发展至今,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可以建立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模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了解用户需求,做好供需生产。
同时,借助盲盒营销造势拉新,丰富购物体验,提高营销活动的趣味性,快速提升品牌力,增加曝光度,盘活各路流量,完成拉新-留存-促活-转化-传播这一全链路营销过程,提升企业对潜客及用户的精准营销能力。
更多企业动态
关注官方微博号
艾文凯迪
更多视频内容
关注官方抖音号
艾文凯迪
▼


中山市艾文凯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文凯迪”)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始终以技术和产品为驱动,致力于为泛家居行业提供新零售转型升级方案,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综合性科技运营公司。
艾文凯迪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采用S2b2c、F2c、SaaS服务等新模式,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丰富的供应链商品库,为工厂解决推广、销售难题,为经销商优化获客、营销方案,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的购物体验和优质的产品。
旗下品牌:E淘、EDS家居新零售、E家。

原创文章,作者:edsb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iki.edsmall.cn/?p=159250